2024年1月5日,我室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清站参观与交流学习。
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a Area Positioning System, CAPS)项目组总体室副主任崔君霞对CAPS研究背景,系统的三个阶段发展,系统结构与原理以及应用测试结果进行了介绍。CAPS是2002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次提出,我国自2002年起开始建设的转发式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并于2005年底完成试验系统的建设。

崔君霞高工介绍CAPS系统
下午,梁坤教授对我室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进行了整体介绍。就守时及时间频率传递同步、时频传递链路校准技术等问题,我室与CAPS项目组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梁坤教授介绍我室研究方向、研究成果
余沺、韦宝盈、王子鉴分别针对时间频率传递链路硬件延迟校准技术,铁路时间同步网综合原子时标,基于NTP的铁路时间同步网性能监测进行了研究介绍与成果展示。

余沺对时间频率传递链路硬件延迟校准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与成果展示

韦宝盈对铁路时间同步网综合原子时标进行研究介绍与成果展示
当日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孔德庆研究员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深空探测进行总体情况介绍,并着重介绍了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数据接收系统天线——GRAS-4为代表的大型天线形变修正方法研究。GRAS-4位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清站,是作为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单口径70 米),其成功建立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深空探测下行数据的接收能力,不仅为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也为后续的小行星、木星和太阳系边际等深空探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孔研究员还提出未来深空授时研究目标并分析其研究意义。

孔德庆研究员对月球探测工程、GRAS-4进行介绍

我室参观天津导航通信中心站

GRAS-4天线
本次活动针对CAPS定位、深空探测、数据接收系统延迟精准测量校准与时频同步、各数据接收系统间时频同步等问题进行学习交流,现场讨论热烈,交流内容充实深入,学术氛围浓厚,为我室开拓了研究思路,对未来研究计划提供了参考与帮助。